首页

女王sm交流

时间:2025-05-26 06:37:58 作者:从“上太空”到智能化造车 多国青年长春感受科技魅力 浏览量:63430

  中新社长春5月24日电 (高龙安 苍雁)“上‘太空’的感觉太刺激了。”体验了30秒航天员训练项目三维滚环,巴基斯坦留学生谭洁用手扶着同伴的肩膀说,“这太疯狂了,你们也要试试。”

  5月23日至24日,来自俄罗斯、巴基斯坦、蒙古国等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吉林长春参加“感知中国——科技创新发展之旅”,了解中国汽车、光学、航天等领域的发展。

  走进筑梦星辰(长春)航天科教文旅馆,参观者可近距离观察谷神星一号火箭残骸;登上天和核心舱模型,可亲手操作完成“太空舱”对接任务;戴上VR眼镜,可从航天员视角观看神舟飞船返回地球全过程。

  苏丹留学生文华一边体验,一边自拍。“在这里我看到了非常先进的科技,这是一次神奇的旅行。”

  在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,津巴布韦留学生尼莎第一次观看3D全息板——眼前明明是一艘立体的“船”,却无法触摸到,她和同伴们研究了好一会儿,然后开玩笑地说:“这是魔法。”

5月24日,吉林长春,留学生在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参观。 高龙安 摄

  瓦努阿图留学生凯德发现,馆内有许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设备与实验。激光测距、电光转换、偏振光实验,他一边阅读说明,一边分析原理。“这些实验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。”

  在中德合资车企——一汽-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车间里,每隔99秒就有一台汽车驶下生产线。留学生们乘坐电动观光车在车间里参观,运送物料的AGV机器人往来穿梭,巨大的模具将整张金属板冲压成型,机器人与工人相互配合快速完成零件安装。

  喀麦隆留学生卡洛斯一路认真观察。这位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说,相比在电脑前画图纸和操作实验室设备,此行更令他增长见识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说方言吃烩面 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变“河南妮儿”

纺织产业是华容县首个百亿产业。2017年,华容成立湖南首家县级产业引导基金,分别向当地纺织龙头企业科创纺织、科力嘉纺织投资3000万元,引导企业机器换人、数字赋能,全力推动纺织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。2023年,华容纺纱规模增至100万锭,占湖南的四分之一,针织纱产量、牛仔纱产量均居湖南第一。

截至2023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85.8万人

“园区招募的意向合伙人,需掌握高科技种田经验技术,如水肥一体化、数字化滴灌技术、无土种植等,以满足高标准大棚建设的需要。”钟连杰称,未来,园区将落实专家对高标准大棚在设计、规划、种植、养殖等方面的长效技术辅导机制,建立农民高效农业知识培训体系。

“京杭大运河”皮划艇马拉松系列赛总决赛收官

作为北京首家引进七彩变色龙、高冠变色龙和球蟒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爬行动物的场馆,杨浩想把“惊蛰时刻”打造为一个亲子家庭可近距离探索、全方位互动的沉浸式自然体验空间,培养孩子们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感。

广西贵港:农机“上岗”显身手 种田更高效

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: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催生的新型消费已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

走访过程中,香港宁海同乡会一行人来到宁海县前童古镇,走进专为同乡会设立的“乡园”,感受宁波籍海内外人士在传承优良传统、推动所在地和家乡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。在当地十里红妆文化园,一行人了解浙东地区特有的婚嫁习俗,感受国家级非遗“十里红妆婚俗”文化的底蕴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